兰大一院普外科六病区承办甘肃省结直肠癌外科精准治疗学术会议暨第一届金城大肠癌高峰论坛
10月25日至26日,兰大一院普外科六病区(结直肠外科)承办“甘肃省结直肠癌外科精准治疗学术会议暨第一届金城大肠癌高峰论坛”。本次大会邀请国内结直肠外科领域多位专家学者与100余位省内外同道,通过手术直播演示与前沿学术汇报,共同探讨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的最新进展。
10月25日至26日,兰大一院普外科六病区(结直肠外科)承办“甘肃省结直肠癌外科精准治疗学术会议暨第一届金城大肠癌高峰论坛”。本次大会邀请国内结直肠外科领域多位专家学者与100余位省内外同道,通过手术直播演示与前沿学术汇报,共同探讨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的最新进展。
很多人以为,大肠癌的“第一枪”是便血,其实这恰恰是个误区。真正危险的是,那些你以为无关紧要、但持续出现的小毛病,正在悄悄“敲门”。别等到化验单上写出“肿瘤”两个字,才猛然醒悟。
2003年秋天的纽约长老会医院,98岁的严幼韵接过肠镜报告单时,指尖在"腺癌"二字上停留片刻。主治医生递上手术方案时,这位经历过两任外交官丈夫离世、见证过三次时代更迭的老人轻声叹息:"或许安乐死更体面。"
人们常以为严重的病一定闹腾,疼、痒、咳、吐,总会提醒。但事实常常扎心,有些癌症在早期并不会大声喊疼,甚至像个沉默的影子,直到不小心体检,才把人吓个冷汗。
“你是男医生啊?那我能不能换个女医生做这个检查?”这句话,我听了不下几十次了。说实话,作为一名39岁的消化内镜科医生,早就习惯了。肠镜检查,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到尴尬的项目,尤其是面对性别不一样的医生时。
说到肠镜,九成人的第一反应是——“别跟我说这个,太吓人了”。要不就说“太尴尬”,要不就说“太痛苦”,还有人干脆来一句:“我这肚子又没毛病,做它干嘛?”
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肠息肉可以在其还没有发展成癌症之前被发现并切除,然而,切除肠息肉并不意味着问题就此解决。
人到中年,体检报告上的红字越来越多,心里也默默盘算:是不是躲不过那几个大病?有人感叹五十开外就像一场分水岭,偏偏又有人被诊断癌症后依旧活到八九十岁,精神矍铄。